「偷情」在法國是一個廣泛被討論的主題,忠貞雖為美德,但是出軌的男男女女也不致於被批為「道德敗壞」。我在法國圖書館閱覽青少年讀物時,多次翻閱到男女主角偷情的故事內容,讓我相當驚訝!臺灣家長或許會相當驚恐:「社區圖書館怎麼會出現這種童書?」、「兒童出版社怎麼敢印刷這些內容?」、「為什麼劈腿的男女主角最後沒有受到處罰?」等等,但法國人卻不避諱談論這些。
對法國人來說,對於愛情的忠誠與否, 似乎不大影響一般大眾對一個人的整體觀感,法國許多公眾人物(包含現任總統馬克宏)都有「出軌」的紀錄。雖然有損個人名譽,卻也不構成崩毀性的後果。反觀在臺灣,知名人物常常需要為自己的「不負責」,對社會大眾開記者會鞠躬道歉,由此可見兩國風俗民情的差異。
有層次、漸進性的感情:法國人對於愛情的「人性化」定義
法國人對愛情的定義相當「人性化」,他們相信每個個體皆有追求幸福的自由。而愛情也並不是非黑即白,或只有「愛」或「不愛」兩個選擇。他們相信感情是一個有層次、漸進性的主觀過程。
舉例來說,一位法國女孩手中持著一朵花,腦中想著心上人。她一邊摘取花瓣,一邊喃喃地唸著:「他愛我一點點…他愛我…他非常愛我…他為我瘋狂…他不愛我」(“Il m’aime un peu, beaucoup, passionnément, à la folie, pas du tout.”)通常這個遊戲只有「他愛我」與「他不愛我」兩個選項,同樣遊戲的法國版卻有五種可能性!法國人不相信愛情裡有任何的絕對,也因為這樣,他們忠於自己的感受,時常跟著直覺走。
法國人的家庭觀
法國人在感情世界中崇尚自由與感性,但是另一方面卻也十分重視家庭。他們熱衷於大大小小的家庭聚會,並利用各個節日與假日南往北返拜訪親戚,家族連結相當緊密。
註重禮貌及個體性:法國的兒童教育
法國人生活中重視的「自然」、「優雅」與「自由」等元素,從法國孩童的家庭教育就開始實踐。法國家長雖然願意給予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,但是在禮貌教育上卻是不會妥協的,因此相較於歐洲其他國家,法國小朋友比較有禮貌。
另外,法國家長很註重兒女的「個體性」,因此多採取「民主」的家庭管教方式,他們尊重孩子的個人隱私、想法,以及會讓孩子自己做決定(但同時也讓他們承擔選擇產生的後果)。
從開胃菜到點心,一應俱全的兒童餐:法國家庭從小的飲食教育
「餐桌禮儀」與「食物品味」的訓練也是法國家庭中的教育重點。法國家庭極重視用餐時間,這絕對不是簡單一個三明治就可以解決的。法國家庭吃飯時不只重視食材的美味、豐富、色彩以及層次,也很重視用餐過程及用餐順序。如果有機會拜訪當地的幼稚園,你會發現連一位五歲小孩的午餐,都會送上四道精心配製的餐點(開胃菜、前菜、主餐、點心),法國兒童從小就受這種訓練,也難怪長大後對美食的標準都很高。
熱愛家人又熱愛自己:既自私又自由的法國人
有一位法國朋友曾經這樣和我描述他眼中的法國家庭:「那是一個多面組合的概念:媽媽不只是媽媽,她也是一位盡責的妻子、一位積極的上班族、一位孝順的女兒…她在家中扮演的角色,只是她身為獨立個體的一部分而已。而法國家庭的概念即是角色的集合。我們熱愛我們的家人,但是我們也熱愛我們自己。我們既自私又自由。」
以上跟大家分享法國人的愛情和家庭觀,如果你身邊的法國朋友有特別的想法或觀點,歡迎在文章底下留言跟我們交流!
延伸閱讀
留言列表